第一百一十九章 攻取贵阳(2/2)
此刻贵阳东城外,明军临时驻扎地,朱云峰他们在帐篷里,通过无人机传回来的视频观察着里面的情况。
就看到大批清军士兵蜂拥至东城城墙上,准备着滚石、檑木、火炮等守城器械。
虽然现在下雨非常不利于火炮防守,但清军还是在城墙上搭建起一个个帐篷,用油布把火炮遮掩起来,这样也能达到一个出其不意的效果。
“呵呵,土鸡瓦狗尔,这里有座小山头,应该也就四五十米高度,我看离城池应该有四五公里吧,把迫击炮按在这儿怎么样?”
朱棣迅速注意到了可以放置炮兵的位置。
正在这个时候,外面有人禀报道:“报,敌人有人出城,说是来与我们谈判。”
“哦?”
朱棣诧异道:“居然还有胆子出来,让他们过来吧。”
“是。”
士兵出去。
过了一会儿,被派来交涉的贵阳同知杨文彩进来。
他穿着窄袖对襟的清朝官服,头上却没有戴花翎,也没有戴朝珠,就戴了个小暖帽,有点像林正英电影里清朝僵尸的衣服。
事实上在顺治二年后,清朝就强制剃发易服,这些年陆陆续续把官服款式定下来,基本就是这样格式。
而戴花翎汉人臣子是没资格的,除非特别殊荣满清皇帝赏赐,否则只有满人可以戴。
所以眼下的清朝官服与后来电视剧里的官服类似,却也有不少差别。
杨文彩进来后先是扫视一眼帐内情况,见众人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心中一凛,拱手说道:“诸位,大明已亡国,非大清所为,而是李自成所为。我大清承明制,入关打败李自成,为明帝报仇,合该继承大统,这是天命所归,诸位又何必起事而违背了天意呢?”
古人很信天意,特别是底层民众,他还以为对方是农民起义军,只是不明白为什么对方的战斗力如此强悍而已。
这无关于他的能力,而是认知上的差异而已。
然而朱棣却冷笑道:“天意?天意算个屁,朕的大明亡了,朕不高兴,所以朕来了,你想劝降朕,知道朕是谁吗?”
朕?
杨文彩心中一惊。
这路起义军这么猛的吗?
居然敢称帝?
他心思转动,顿时头皮发麻。
因为对方称帝了就意味着彻底与大清撕破脸皮,连投降的可能都没了。
这就意味着对方没有任何退路,要是不高兴,杀他祭旗,那小命可就丢在这里了。
虽然知道这一趟九死一生,可谁不想活着呢?
杨文彩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道:“不知道尊驾上讳?”
“朕是大明太宗朱棣。”
朱棣向旁边徐达一指道:“这位是中山王徐达,你说朕会不会投降你建奴鞑子?”
杨文彩人都傻了。
对方不仅起义造反,居然还冒充朱棣?
你那么牛逼怎么不冒充朱元璋啊?
而且徐达都来了。
看对方年纪应该在三十左右,朱棣这个年纪徐达早没了,历史学没学好啊?
“朕知道你不信,无妨,待朕把贵阳鞑子杀光你们就信了。”
朱棣淡淡地道:“卞三元派你过来是拖延时间的吧,其实拖不拖延都无所谓,满清鞑子来多少朕杀多少,押出去,让他好好看看,贵阳是怎么被朕轻易攻破的。”
杨文彩已经被目前的情况弄得搞不清楚状况了,犹自叫嚣道:“不管尔等是不是朱棣,如今大清已立国,拥华夏大地,兵马百万,尔等抗争无异于以卵击石,何不早做打算”
“脑残,待会等他看完烟火就给他砍了,让他死得瞑目点。”
朱棣挥挥手,随后下令道:“毛骧。”
“臣在。”
“去,布置迫击炮阵地,给我轰了贵阳东城门。”
“是。”
毛骧立即出去。
斜风细雨当中,一队队洪武士卒背着迫击炮,携带着大量炮弹向着远处小山坡而去。
贵阳城内有一些红衣大炮,但距离实在是太远,根本打不到他们。
杨文彩已经被押到了帐篷外。
朱云峰等人也走了出来,站在帐篷外的小山坡高地上观望着远处。
他们的位置离贵阳稍远一点,大概有七八公里左右。
但他们用的可都是工业级无人机,飞行距离都在40公里以上,有个别的军用无人机飞行距离超过数百公里。
只是这也已经是极限了,因为那种飞上万公里的军用无人机需要的操纵台非常高端,他们带不上。
即便能飞几百公里的无人机需要的操纵台也相当于一台电脑主机。
相比之下普通无人机就只要一个小手柄,简单许多。
此刻在无人机观察下,贵阳城防的情况暴露无遗,炮兵们熟练地调整炮口位置,调节方向和距离,把准星瞄在了城头附近。
“准备好了没有?”
朱棣等了大概两刻钟,用对讲机问道。
“已经就绪。”
毛笔回答道。
“开炮!”
“是,开炮!”
毛骧大喊。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下一秒,上千枚炮弹如雨点般向着贵阳东城门方向砸去。
还在文昌阁上等着杨文彩回来的卞三元等人正纳闷,怎么听到奇怪的声音。
再一抬头,无数颗黑乎乎的东西向着他们落来。
还未等他们反应。
“轰隆!”
爆炸声此起彼伏,整个东城门还顷刻间颤抖迸裂,犹如地震了一般。
然而这还只是个开始,紧接着又是上千枚炮弹落下。
这个时候贵阳城内的守军已经不足万人,大部分都在东城,三轮炮火下去,还能站起来的不超过千人。
杨文彩愕然地看着这一切,谁也没有想到城高墙厚的贵阳城,东城门顷刻间就崩塌了。
即便是几万门红衣大炮,也达不到这个效果吧。
“拿下贵阳!”
朱棣大手一挥道:“城里的建奴鞑子,一个不许放过,所有伪清的官员,一个都必须砍头!”
“杀!”
明军士兵犹如山呼海啸一样向着城池冲去。
短短两刻钟后。
贵阳易主,城中已是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