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拿下王允一家老小,张幕之名震长安(2/2)
他怎敢如此!?
“给我住手,强闯温侯府邸,这可死罪!”王盖声嘶力竭喊道。
对于此,典韦和周仓和三百骑士却不为所动,依旧持刀进门。
张幕扫了王盖一样,淡淡道:“不,你错了。”
“此处乃吾之府邸,吾现在所做之事,是清扫鸠占鹊巢之贼人。”
“你若不服,可请长安尹,可请三公九卿,可请董太师乃至天子来公断。”
“吾等着!”
话音落下,张幕不再去看王盖,背手便朝府内走去。
来此之前,他已经将赵雪雁和郭女王给安顿好了,没有丝毫后顾之忧。
进了长安,他也没有打算低调。
他来长安,是为了提升名望!
他来长安,是为了蔡琰貂蝉几女。
他来长安,是为了搜刮荀攸等人才。
他来长安,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提升官职军衔要侯位。
他来长安,唯独没考虑过委屈自己。
即便是董卓敢来惹,他也不介意正当一会“荆轲”!
“你!你!你!”
王盖伸手指着张幕,因为情绪过于激动,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
可张幕却眼神一凝,以极快的速度掰断了王盖的手指。
“啊~”
王盖顿时放出一声痛呼,全身用力试图挣脱,可在张幕巨力面前,一点效果都没有。
“哼!”
张幕一脚将王盖踹倒在地,冷漠道:“我不喜欢别人拿手指我,下一次,吾会杀你,,即便你是王允的儿子,是天子侍中也一样。”
对于王允一家,张幕完全没有好印象,也打算好态度。
一个人的性格,不可能在短时间发生太大变化。
历史上,王允在成了诛杀董卓的功臣后,便对任何人、任何事情都无所谓,毫不在乎,甚至居功自傲,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
可见,其本身就是个有智慧但不多,小人得志便猖狂的类型,还盲目自大看不起形式。
可怜刘协原本握着郭汜和张济以及十数万西凉铁骑,只等再涨几岁,未必不能成为第二个刘秀,给大汉再来个破后而立。
都被这个傻叉给毁了,也弄得关中之地又乱了数年,不知道被西凉铁骑祸害了多少百姓。
还有董卓被诛杀,蔡邕不知不觉说起董卓,为之叹息,结果王允勃然大怒,呵斥了蔡邕,将之收押交给廷尉治罪。
后来蔡邕递上辞表道歉,请求受到刻额染墨、截断双脚的刑罚,只求继续完成汉史,但是很多士大夫都同情并想要救蔡邕,太尉马日磾听也去劝说,表示蔡邕是旷世奇才,清楚汉朝很多事,应当让他续写解决后边的历史,让它成为一代重要的典籍。
可王允却执迷不悟,一定要杀他蔡邕,导致蔡邕死在监狱里,但是群臣和士人没有不为他哭泣的,其中著名经学家郑玄更是叹息:“汉朝的事,没有人能考定了!”
这是一个民族的罪人,和晋朝八王之乱那些司马家人一个德行。
而且还以义女身份忽悠一个女人去涉险,自己成了最大功臣。
可笑至极。
这就是一个小人,只是以汉室忠臣这个身份演的一手好戏。
而如今,这王允居然平白无故占用了他的宅院,他怎么能不借故收拾一番呢?
“你,你是谁!?”
王盖看着张幕握着刀柄走进府邸,强忍着疼痛问道。
他能感受到张幕不是在开玩笑,是真的敢杀人。
长安城内,什么时候出了此等狠人?
“本府,九江太守,讨虏将军,张幕张子瑜!”
头也不回的报出自家名讳,张幕跨进门槛。
王盖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
即便他远在长安,这段时间也没听到张幕这个名字,董卓和刘协还在朝会时提起过,言及这是一个俊杰。
至于袁绍上表之事,不少人都知道。
司隶外各州都不在董卓掌控内,他也无所谓。
可张幕不在九江郡赴任,怎么跑到长安城这龙潭虎穴中来了!?
“传去请父亲回来。”
“再给我去请长安尹!”
王盖对着门口两个守卫喊道。
如今这长安城,是董卓一言堂。
由于多次遭受刺杀,董卓不允许任何公卿大臣府邸内有超过百人以上士兵护卫,否则以谋逆罪处。
王允虽然一心除董,但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带兵出手,反而为表忠心加深董卓信赖,除了下人奴仆,只养了十个护卫。
而这些人,可不会是张幕和其麾下三百并州狼骑的对手。
...........
一刻钟后,一则消息以城东为中心朝周围疯狂扩散,没多久便传遍整个长安城。
留候之后,文举公高徒,九江太守兼讨虏将军,仁义无双,颇有诗才的张幕,来了长安城。
而其做的第一时间,竟是将温侯王允一家尽数都给绑了,然后集体赶到庭院中,等着王允来赎人。
“老天爷,这是在做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