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刘协小迷弟:这是双向奔赴的爱...君臣之谊!(2/2)
“啊?”王越懵了。
这小皇帝居然有这般杀心,难道已经都是装的?
年纪轻轻,依旧有这么城府?
王越不知道该开心还是忌惮,但他知道刘协要他做的事情会带来多大影响,当即摇了摇头,压低声音说道:“陛下,那可执金吾和司徒王允之子。”
“卑职与陛下说过,这两人都是汉室忠臣,现在归顺董卓只是为了麻痹对方,若是杀了可是资敌。”
这件事,说来也是巧合。
王越手上剩余力量,还不足以探听到这些消息。
但那日他亲自去考察王允,却是正好见到后者找来士孙瑞等人商讨刺董大事,这才知道这货居然在演董卓。
在回到皇宫后,他便将这件事告诉了刘协,以此证明自己收集情报的能力。
“忠臣?”
“要朕说,都是反贼才对!”
刘协身体很瘦小,可此时身穿天子冕服却绽放出一股独有气势,怒骂道:“张明府,那是何等忠君爱国之人,伯喈老师与我说过不止一次。”
“一首《爱莲说》,便可见其君子本质。”
“其又是孔北海弟子,而谁人不知孔家数百年都很忠心。”
“张明府还以自身田地和钱粮来救济灾民,可见仁义。”
“袁本初上信表他为九江郡太守和讨虏将军,太师亲自出面批复,更是让吾下诏书让其来长安述职,同时又夹带一份笼络之信。”
“帝师,你可知这代表着什么?”
说到这,刘协眼圈有些红了。
王越整个人也被震到了。
若是只听张幕出身背景和成就,或许只会觉得他是君子,但君子未必是忠臣,比如陆康便是忠于天下,忠于万民。
可张幕在接到诏书和董卓书信后,选择来长安。
这是什么?
大大滴忠臣。
诏书,名义是天子下达,实则是董卓假借天子下达,让对方来长安内遭受拿捏,如荀家荀攸!
书信,是董卓的战略性笼络,许诺官职爵位后,让其不要来打自己或者去打打别人。
接受书信未必不忠,没有多少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可接受诏书者,那必定是忠心朝廷,甚至是愚忠朝廷之人,已经不顾生死,只顾汉律。
张幕如今在刘协心中便是这么一个人。
而其又还有各项光环加身。
无外乎刘协这么在意。
王越觉得自己理解了。
可若是张幕在这,一定会表示你理解个屁。
刘协那是为汉室忠臣心疼吗?这长安城内每天被董卓诛杀最多的便是那些忠诚。
之所以气愤,只是因为刘协太过崇拜,而有“愚忠”这个催化剂加入后,彻底催化。
若是放在宋朝,张幕完全可以做蔡家高俅之流,不管说什么,皇帝都会信,都会给!
“没想到张子瑜是此等忠诚。”
王越心中感叹,面上则问道:“陛下,拿士孙瑞和王盖兹事体大,会将大多数暗子暴露在董卓面前,还需忍耐。”
王越搬出董卓二字,立即让刘协熄了火。
若是因为张幕将手中唯一那一点点力量暴露,他却是做不出,那是傻子行为。
可他实在是欣赏这个忠诚。
必须要为他出气或者报仇。
想到这,刘协对王越说道:“帝师,帮朕去传伯喈帝师。”
“朕要与他商量对此,外张明府讨回公道。”
“他绝对不能受委屈。”
..........
与此同时。
董卓没能完成七人记录,今日只达成两个半人成就。
“噗嗤!”
随手砍下婢女人头,董卓冷笑道:“本太师要你装?”
“行就行,不行就不行。”
铿锵。
将刀扔下,董卓抱着肚子走向旁边书房。
有一文人早早在这边等候。
若是王允等人在此,会发现这人居然是李儒。
“妇翁!”
李儒恭敬行礼,随后不等董卓发文便说道:“妇翁,吾来汇报张幕之事。”
说着,李儒将张幕和王允之间的冲突说了一下。
董卓对于白纸什么无感,也就没太在乎。
他更以为是张幕和蔡邕疑似要联姻之事。
四舍五入,这岂不是他的人?
“此事你觉得该如何做?”董卓随意问道。
闻言,李儒眯起眼睛,反问道:“妇翁,可敢让张子瑜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