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陌路商途 > 分节阅读 371

分节阅读 371(2/2)

目录

orz公司不提,orz在智能手机业的飞速崛起已经是一个传奇了,目前一些大学中工商课程中甚至把orz崛起的经过和周利文当初的一系列决策都写入了课本,以作为课题使用。而周利文在网络集团,也就是阿狸方面的投资是令亚伦最为佩服的,因为和周利文的其他产业相比,这笔投资在网络集团上市后已经获得了数千倍的回报率,而且按照未来的发展,这个数字将会继续增长。

亚伦作为一个金融界的精英,他并不满足仅仅只是在证券方面的投机,何况他现在还是一家规模不小的投行的总裁。作为这个身份,亚伦本是想依靠三星集团的项目让周利文真正认可他的能力,从高级雇员转为周利文的合伙人。可惜的是,由于三星集团项目的复杂化,这个希望成功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虽然,三星的项目在周利文授意下并未停止,但知道内情的亚伦很清楚,投行目前在三星项目中的任务仅仅只是一个配角的角色,是为了防止意外出现,周利文做的一个预备方案而已。

那么,除去三星项目外,亚伦就必须要在投行的真正主业中获得周利文的认可,也就是成功地完成一个大项目以确保自己的地位。鉴于这一点,亚伦这才坦率地告诉周利文,在证券方面的投机成功并不是他唯一的能力,而他还有没有展现出来的东西。

“亲爱的亚伦,怎么,难道你有好目标了”周利文听了亚伦所说的话很是会意地笑着问道。

“当然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想和你好好谈谈。”

周利文当然不会介意,抬手示意对方坐在自己身边,随后洗耳恭听。

早就有准备的亚伦向周利文阐述了他的想法,按照他的设想,投行目前主要的方向是找寻适合风投的对象,还有进行一些大型并购的业务。这些,才是投行未来真正的基础,同样也能给投行带来巨大的收益。

对于项目对象,亚伦提出了三点,第一是高科技业,也就是it业和一些尖端技术的高科技公司投入。比如说周利文当初的orz公司,还有周利文自己创立的支付宝和网络公司等等,而且对于高科技行业的风投,这是大多数风投的主要目标,具有回报大,周期短等优势,当然也有着投资大和风险大的缺点。

第二是公共事业和传统产业的高科技发展产业,这个投资对象投入虽然也大,但问题是风险小,长期收益不错,不过短期回报相对差些。这也是一般投行比较青睐的对象。

至于第三就是并购业务,这种业务不仅是许多投行在进行,甚至连一些大型银行都在作为一些主要经营方式。这种业务关键是在于资本运作方面,在经历一系列资本运作手段后,并购业务的获利不比高科技业风投成功来得少。但问题也有一点,那就是成功率比较低,再加上一些内外的不确定因素,能够完全把握的地方比较少。

“你有目标了么”周利文并没评论亚伦所提出的三个方面的优劣,因为他知道亚伦之所以和自己这么详细分析并不是为了给自己上课,他这样讲恐怕早就选定了一些目标,只不过是想让自己更加了解这三者之间的区别而已。

果然不出所料,亚伦笑着点了点头,他起身走到办公桌那边,从抽屉里取出一个文件夹,回到座位把它递给了周利文:“这里有五个目标方案,你可以先看下,其中三个是属于高科技业的风投项目,一个是传统产业的私募投资,最后一个是并购业务。”

看来自己猜的没错,周利文嘴角挂起了笑容,接过后就翻开看了起来。

正如亚伦所说,前三者是高科技业的风投项目,其中两个是网络公司的风投,而第三个是一家制造高性能电池的项目风投。周利文仔细看了看其中内容,边看边暗暗点头,看来亚伦在给自己这份东西之前已经做过许多删选了,周利文当然不会以为亚伦一开始就仅仅只有这五个目标反感。如果他猜的没错的话,这五个目标方案是亚伦从上百甚至上千的目标中挑选出来的。

不能不承认,亚伦的眼光不错,至少在周利文看来这三个高科技风投项目都有很不错的前景。两家网络公司的其中一家周利文前世还听说过,只不过没去具体了解过情况,至于最后大高性能电池就更让周利文感兴趣的。要知道周利文的orz智能手机现在所使用的电池已经脱离了最初2g手机的电池,无论其续航时间和使用时间都是目前最好的电池产品。而且未来几年,随着高性能电池的发展,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也会同样开始火热,其中包括了赫赫有名的特斯拉公司。

周利文留意了一下这三家公司的投资金额,其中两家网络公司的风投资金是500万美元和600万美元,至于高性能电池的风投资金要大些,在800万1000万美元左右,而且所获得的股权比例也算不错,这些钱虽然不少,可对周利文来说毫无压力。

何况,就算全部投入,加起来也不过2000万美元左右。就算有其中两家公司的风投打了水漂,那么还剩余一家周利文前世听说过的一家网络公司。仅仅是这家网络公司,以获得的股份比例,那么未来几年内足以赚到其数十倍甚至百倍的回报,这对一家投行而言已经是巨大的成功了。

看到这里,周利文心中已经认可了这三家高科技公司的风投,同样也对亚伦的能力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不过,他并没有马上告诉亚伦自己同意的看法,而是不动声色地继续往下翻,翻到了传统产业的私募投资方面。

这个私募投资项目很是简单,周利文粗粗一看就明白了。这是一家以制造业为住的企业,在新继承人接替后打算扩大其生产规模,而寻求私募资金的投资。虽然,这家企业属于传统性企业,从产品的竞争力来说并不算高,而且他们的产品在同类产品中也只不过是比较中等普通的。但看到后面,周利文发现了一个地方,那就是这家企业拥有几项没能转化的专利技术,按照文件的显示来看,这些专利技术是属于企业自身的,但由于企业资金缺乏和经营问题,始终没有正式转化为产品和工艺上去,而这一次私募投资的主要目标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对于这些技术,周利文并不了解,不过亚伦之前已经对这些专利找专业人士进行了评估,评估的结果有些出乎意料,那就是好坏差半。从这点来看,这个私募投资是有风险的,这也是亚伦打算介入的原因。根据亚伦的文件描述,如果评估一切ok,对方也不可能在私募投资中碰壁,而寻求到周利文的投行这边来。但不能否认,这些专利转化还是有成功的可能性,一旦成功回报也是巨大。由此可见,这个项目是否ok,要得到周利文的认可。

投入资金比起之前三个项目而言相对多了,大约在5000万美元左右,对方仅仅付出22的股份比例。不过周利文仔细看了看文件后面附着的对于这家企业的资产评估和不同的专利评估报告,考虑了一下后决定还是赌一把看看,也许结果会是好的呢5000万美元虽然不少,可一旦成功,其回报也是惊人的,而且传统行业和网络公司不同,它的生命力是很漫长和强大的,何况专利垄断的产品也拥有着惊人的暴利,这把赌注下去应该值得。

但周利文对于22的股份有些不以为然,他盘算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