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一百一十六章 老朱的杀性

第一百一十六章 老朱的杀性(1/2)

目录

清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

农历七月十八,阳历八月十二,缅甸国王莽白于咒水畔,杀害南明大小官员及随从三百余人,抓捕俘虏南明皇帝朱由榔,史称咒水之难。

此时清军已经占领了几乎中华全境,剩余的抵抗力量仅有云南边境的李定国部、白文选部,以及夔东十三家。

至于郑成功,在北伐南京之战的失败后,面对清廷日益严峻的围剿,他不得不选择退守厦门,把主要精力放在攻打宝岛台湾之上。

因为当时清廷势力已经非常强大,顺治一朝时期,包括农民起义军以及投降的明军多达50-60万之多。

算上满蒙汉八旗以及其余部落仆从军,整个满清初期的兵力已经在80万以上。

最重要的是满清大量吸纳投降官员,帮助他们稳定了局势,稳定了税收、运输、治安、武器装备打造等王朝初期建设问题。

反观此时的抗清力量,西南李定国、白文选部加起来也就一两万人,夔东十三家也差不多。

郑成功兵力稍微多一点,可南京之战后也仅剩三四万人。

地盘上李定国和白文选没有稳定根据地,夔东十三家的根据地被蚕食得越来越少,郑成功则被迫攻打台湾,拿下台湾作为抗清基地。

因而巨大的兵力悬殊以及国力差距下,可以说此时的抗清行动成功的几率近乎渺茫。

别说出现一个穿越者。

就算是出现几十个穿越者,带了几十把现代枪械,面对大势已成的满清政权,恐怕也不可能反清复明成功。

然而朱云峰是个例外。

因为他不是带了几十把,而是几万把,并且不止枪械,还有机关枪、火箭筒、速射炮、狙击枪、无人机、夜视仪、机械狗、迫击炮等等作战工具。

因此听说如今已经是永历十五年,在明年南明最后的抗清力量彻底被剿灭的档口,他却丝毫不惧。

唯一的麻烦可能是要不要救永历帝的问题。

湖南离缅甸可太远了。

直线距离都1400公里,实际距离应该在1600公里左右,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还得穿过清廷封锁,怕是不容易。

“去把打探到的消息通报给太祖爷。”

朱云峰得知已经是永历十五年之后,就不需要再问其它的事情。

一来他家先祖现在老老实实隐居山林,不问世事,消息闭塞之下外面是什么情况两眼一抹黑,问了也是白问。

二来只要知道了时间段,就能够从史料中找到当时所有的情况记载,包括各方动向,清军调动等等。

因此时间非常重要。

“是!”

毛骧应下,马不停蹄地赶往对岸小山坡,准备回洪武向朱元璋禀报。

等毛骧走后,朱云峰又看向朱慈焙。

朱慈焙虽然确信对方大概率确实不是官府的人,但还是有些惴惴不安。

万一对方是回去叫人去了呢?

不过仔细想想,好像也没有这个必要。

他们都把他们抓住了,二十多个人难道还押送不了他们一家五口吗?

想到这里,朱慈焙倒也慢慢冷静下来。

然而下一秒,朱云峰的话就差点没给朱慈焙吓尿。

“老祖宗,要不你在湖南称帝吧。”

“谁?我?”

朱慈焙睁大了眼睛,指着自己不敢置信地道:“我称帝吗?”

“是啊。”

朱云峰理所当然地点点头道:“太祖爷下凡也就只停留一两年的时间,最多灭了大清就回去了,这边必须还得重新把大明建起来。崇祯的子嗣都没了,就得有人竖起抗清的大旗,永历帝差了点意思,而且他离得太远了,要不您将就一下,以后也能混个皇帝当当。”

“????”

朱慈焙当场脑子宕机了。

我称帝打大清?

真的假的?

你小子还说是我第十六代孙?

这哪是孙子。

活阎王还差不多。

孝死了。

那一瞬间,朱慈焙甚至怀疑对方就是满清官府的人,现在正在戏耍他。

只是拿这种事情戏耍他,对方有几个脑袋也不够砍的呀。

所以朱慈焙真闹不明白对方是什么意思。

然而朱云峰也有理由说的。

虽然咱家祖上确实是皇帝,但得往上追溯个二十来代去了。

甚至还得追溯到朱祁镇那货头上。

因为吉王府就是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浚的藩国。

现在老朱要来南明横扫带清,重新把大明王朝建立起来。

而崇祯自挂东南枝后,几个儿子都没了下落,缺失了正统皇帝子嗣,就少了名分大义。

南明也就是因为没有这一层正统性,导致数帝并起,互相争权夺利,没有搞好统战,以至于被满清逐个击破,最终灭亡。

因此如今的当务之急,肯定是要拉起大旗。

朱元璋是最大的大旗没错,但他本身不会在南明待太久,灭了大清就得回去,以后还是得有个南明宗室当皇帝。

永历离得太远,且他一生都是傀儡,为人又没什么主见,基本上难堪大用。

自家这老祖宗虽然不知道能不能当皇帝,可看他为人处事,至少有几分智慧在身上,最差也深谙明哲保身的道理。

再加上作为朱云峰直系祖宗,这种好处不给他给谁呢?

但显然朱慈焙可不觉得是好处,听闻噩耗,竟然当场哭了起来:“老爷,好汉,你们就饶了我们吧,我们一家老小都躲到山里来了。何况我也只是个旁支宗室,血脉偏远,你们要找人起事,也合该找个吉王府的嫡系才是,为什么要找我来啊。”

他算是看出来了,对方肯定在胡说八道,必然是反贼想起义,找一个朱家宗室来竖大旗呢。

朱云峰从他言语当中也猜出了这份心思,撇撇嘴道:“老祖宗,您不会以为我们是来拉您一起起义的吧。”

“不敢不敢,只是”

朱慈焙嘴上说着不敢,脸上的表情却已经出卖了他。

朱云峰乐道:“算了,现在跟您解释您肯定也不信,等着吧。太祖爷那边肯定会派人过来,到时候大概率是先送物资,然后运兵,之后您就信了。”

这边说话间,那边毛骧的行动速度也很快,几乎才过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他就已经把消息通报过去,老朱派了人过来。

有石碑传送在,实在是太方便了,毛骧一路小跑跑到了对面小山坡上,钻个地洞就回了洪武朝。

接着跟在乾清宫的老朱说了一下,老朱就让朱棣过来。

此刻朱棣跨入屋内。

朱云峰就介绍道:“老祖宗,跟您介绍一下,这位,大明燕王、靖难之役的发起者、白沟河战神、明太宗、永乐大帝、文皇帝、明成祖,朱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